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认定

2012-03-17 网络 标签:文化旅游

       认定与审核

4 认定
    4.1 文化特殊性与保护
    4.1.1 物质文化传承
    4.1.1.1 有历史传承的公共建筑或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建筑或公共活动场所应布局集中,规模适宜,民族及地方特色突出,与周边环境协调,在全国具有典型性。
    4.1.1.2 有突出反映当地风貌的传统民居群落。民居应普遍使用原生材料,采用传统工艺,沿袭传统居住方式,维修及时,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完整性。
    4.1.1.3 有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形成一定共性的传统服装和饰物。服装和饰物应充分展示民族及地方传统服饰文化,全面体现真实性。
    4.1.1.4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生产和制作能真实体现民族和地方文化的物产,包括农副土特产品、民间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品种丰富多样。
    4.1.1.5 有民间传承的特色饮食形式。能深入挖掘传统饮食文化资源,培育展示当地饮食文化精华,提供深度体验性。
    4.1.1.6 区内的旅游交通应采用传统运输方式和工具,能充分展现当地特色,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4.1.1.7 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展示传统生产方式,生产方式能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形成广泛的参与性。
    4.1.2 非物质文化传承
    4.1.2.1 有完整的民族语言文字系统或其他独特的文化符号系统,形成本区的文化基础,有突出的标志性,有具体的表现形式。
    4.1.2.2 有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的民间文学和艺术形式,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4.1.2.3 有以风俗习惯形式流传和保存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特色突出,生动活泼,参与性强,形成一定影响力。
    4.1.2.4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风俗传统,挖掘形成各类体育游戏和文化娱乐形式,能结合旅游者需求,转化为旅游体验项目。
    4.1.3 资源价值
    4.1.3.1 有唯一存世或稀缺性高的文化项目或文化景观,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4.1.3.2 有已经评定的遗产类资源,如记忆遗产、档案遗产、农业遗产等,或处于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遗产区域范围内等。
    4.1.3.3 有人文与自然结合良好的独特景观,以及当地居民生产与生活融合较好的特有景观。
    4.1.3.4 有已经确定的高等级文物,保护完好。
    4.1.3.5 基于历史文化传承,形成“文化之乡”或“历史文化名镇(村)”及类似的品牌。
    4.1.3.6 基于自然环境和历史传承,形成“物产之乡”及类似的品牌。
    4.1.4 文化保护
    4.1.4.1 居民热爱并珍重自身文化,形成普遍的保护意识,无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
    4.1.4.2 有明确、完整、有效的文化保护制度。
    4.1.4.3 对文化传承人实施有效保护,特定的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形态后继有人。
    4.1.4.4 面向当地居民开展系统性的文化培训,应进行年度培训。
    4.1.4.5 有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文化保护,并以多种渠道开拓其他保护资金来源。
    4.1.4.6应严格保护当地文化得以形成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环境,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4.1.4.7 区内传统建筑群落保存完整,保护完好,外观风格一致。
    4.1.4.8新建社区与老社区相互分离,体现出文化的传承性。
    4.1.4.9 有收集和展示民族、民俗文化的博物馆或展览馆,建筑形式与当地环境协调,馆藏丰富,展示形式多样,有专门的讲解员。
    4.2规划与建设
    4.2.1规划
    4.2.1.1 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4.2.1.2根据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总体规划、保护规划、建设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各类规划相互统筹。
    4.2.1.3 各类规划由符合资质和专业要求的单位编制。
    4.2.1.4 各类规划遵循保护优先、整体优化、特色突出、市场导向、控制容量等原则。
    4.2.1.5 社区代表参与规划编制,规划成果应征求和吸纳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4.2.1.6各类规划的审批符合相应的程序。
    4.2.1.7各类规划的实施严格有效。
    4.2.2 建设
    4.2.2.1各类建设应严格遵循相关规划要求,无违反规划的建设和活动。
    4.2.2.2 各类建设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类原生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2.2.3 区内禁止“建设性破坏”,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建设施,多利用和改造既有设施。
    4.2.2.4 对传统建筑的修复,遵循修旧如初的原则。采用原有材料,使用原有技术,达到原有效果。需要使用现代建筑材料的建筑,应保持传统风貌。
    4.2.2.5 区内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符合历史传统风格,体现地方特色,与周边环境协调。
    4.2.2.6 最大限度地提高植被覆盖率,绿化植物的使用种类符合当地环境要求及历史传统。
    4.3经营管理与服务
    4.3.1 社区参与
    4.3.1.1 向社区居民定期宣传和通报旅游业发展情况,听取和合理采纳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4.3.1.2将传统文化和社区礼仪作为区内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
    4.3.1.3 采用制度化的手段,形成旅游经营者与社区和谐共建的有效机制。
    4.3.1.4 采取各种渠道和方式,通过发展旅游业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事业发展机会。当地居民占旅游从业人员中的一定比例。
    4.3.2 公共环境
    4.3.2.1 社会秩序良好。
    4.3.2.2示范区居民对旅游者友好,并乐于提供帮助。
    4.3.2.3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按GB/T 10001.1和GB/T 10001.2规定建设,设置合理,外观具有民族和地方文化特色,宜使用本地原生材质。
    4.3.2.4 环境卫生符合GB/17775--2003中5.2.4的规定。
    4.3.2.5 空气质量达到GB 3095的一类标准。
    4.3.2.6 噪声质量达到GB 3096的一类标准。
    4.3.2.7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GB3838的规定。
    4.3.2.8污水排放达到GB8978的规定。
    4.3.3旅游管理与服务
    4.3.3.1 有统一旅游管理机构,经营管理符合GB/17775~2003中5.3.7的规定。
    4.3.3.2 对社区居民开展旅游知识和服务培训,有专门机构及专职人员,制度健全,经费落实,培训效果好。
    4.3.3.3 向旅游者明确提示尊重当地信仰和禁忌,有效处理相关争议。
    4.3.3.4 测算游客容量,有高峰应急预案。
    4.3.3.5 旅游安全管理符合GB/17775--2003中5.2.3的规定。
    4.3.3.6游览服务符合GB/17775--2003中5.2.2的规定。
    4.3.3.7旅游购物符合GB/17775--2003中5.2.6的规定。
    4.3.3.8 旅游市场意识强,有专门旅游营销机构及专业人才,经费有保障,营销方式多样,注重营销绩效。
    4.3.3.9 旅游市场形象好,知名度高,有全国性影响。

5认定与复核
    5.1 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的认定工作根据实施细则,赋予一定分值进行“创建、申请、评定、公告”。
    5.2 依据“文化特殊性与保护”、“规划与建设”、“经营管理与服务”,三个评价体系的得分。来认定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
    5.3 “文化特殊性与保护”评价体系包括物质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传承、资源价值性和文化保护等四个方面的评价项目;“规划与建设”评价体系包括规划与建设等两个方面的评价项目:“经营管理与服务”评价体系包括社区参与、公共环境和旅游管理与服务等三个方面的评价项目。每一评价项目下设若干评价子项目,对各子项目赋予分值。
    5.4 对申报认定的区域进行资料和文件审核,并经现场考察后提交审核报告。现场考察工作。应吸收所在地区的有关部门参与。
    5.5 对审核合格的区域进行审批,授予“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称号。
    5.6 通过认定的示范区可使用“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的称号和标志。
    5.7 对授予“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呆范区”称号的区域实施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复核。对获得“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称号后,放松管理,致使民族、民俗文化受到破坏和旅游服务质量下降,不再符合本标准的区域,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或取消其称号。


本文关键字:文化旅游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