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新民居”专题报告

2011-11-04 绿维创景 标签:

       “新农村、新民居”建设与规划类型

 

2.1建设类型及案例

2.1.1产业型民居建设

以平谷为代表的把“新农村、新民居”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并以旅游产业为主导进行整体民居规划建设的模式,可以称为“产业型民居建设”。这种模式适合于以乡村旅游作为主导型非农产业发展,并以民居及村落环境的全面新建或大规模改造为主要建设方式的的“新农村、新民居”建设。这种模式在新民居建设中综合考虑了单体建筑的结构与功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建筑风格协调等诸多方面,并以民居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为依托,致力于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地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2.1.1.1北京平谷

图1:平谷新民居外观图

新农村建设是平谷区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宽裕的劳动力资源,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接待,吸纳城市居民休闲旅游消费,找出的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农村建设新模式。

1、村域规划设计

根据生态环境良好、适合搞民俗旅游、广大村民对改善住环境强烈并想通过大力发展民俗旅游来增收致富,村风村貌良好,村两委班子得到村民的支持和拥护的原则,初步筛选了10个试点村,组织有关的规划设计单位入村调研,调研的初步结果是村域内植被茂盛,特有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休闲度假旅游,村民经济收入以林果业为主,其他收入为辅,仅够谋生,无法致富,导致大多数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使得村民年龄结构成枕形布置,村内民宅处于无序布局,宅基地大小不一且分布零散,土地利用并不充分,村内给水以自备水井为主,管线基本明敷,冬季经常被冻裂,中断供水,强弱电系统架空敷设,每户用电混乱,电话普及率约50%,有线电视约60%,基本无宽带进户,雨、污水系统各户自排式,卫生条件较差,做饭以罐装煤气和柴草为主,采暖主要采用火炕和室内烧小煤炉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室内温度偏低,村内公共设施为村委会大队部,村民住房陈旧,条件落后。

依据以上调研结果,选择了4个试点村作为一期试点村,委托规划设计单位对每个村的整体作了规划设计,经过各设计单位的努力工作,拿出了较为成熟的规划方案,经过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和镇村的反复讨论修改数次后,组织了专家评审会,邀请首规委的专家组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评审,各规划单位对方案又作了进一步修改,最终确定了可实施的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主要特点是:根据各村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原地拆建和用周转地周转两种方式,避开泥石流易发区和长城保护区,节约土地约20%~40%,每村建一个400平方米~800平方米的旅游接待中心(含会议功能),每村建一个1000~3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建一个二类公厕,供游客使用,村内设置村民健身中心和小型便利服务设施,并专设养殖区(保护村内的环境卫生),各村内主路宽5米,并与进村路连接,车辆均能到达各户,辅路及甬路2~4米宽,道路硬化。以水泥路为主,鹅卵石、步道方砖为辅,各村以自备水源供水,管道埋地不低于1.2米,各户安装水表,每户计量用水水量梯级收费,以便节约用水。集中排污按组团分别设置化粪池,并经过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后用于浇地。统一按标准设置室外消防栓,达到消防防火标准。

各村强弱电系统根据现状不同采用地埋进户和架空进户,保证村民的用电安全,各户电话、有线电视、宽带进户,各村统一安装路灯。根据村域状况不同,以原有树木为主,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形成新的绿化景观体系,用垂直绿化方式作为辅助绿化,村内生活垃圾村民分类分装,统一回收处理。

2、村民民居设计

在确定4个试点村后,组织了设计单位深入试点村进行调研,调研的结果是,村内民居处于无序布局,院落基本沿袭北方合院形式,正房基本为坐北朝南的“一明两暗”式布局,中间是入口和灶间,两边为卧室,现有住房全部为一层平房,正房坡屋顶院落内停农用车,堆柴草、农具、晾晒、家庭养殖等功能。随家庭成员增长,原有老房使用面积不够。房屋设施老化,屋顶有漏雨现象;卫生间基本在室外辅房,旱厕式简易水冲厕所,卫生条件较差。建筑材料为石材和粘土砖,多数住房陈旧,室内电线比较零乱,存在用电安全。

依据调研结果,设计单位每村提交了5 ~8种户型,经过专家和领导对户型进行评审后,又反复修改,户型成熟后组织镇村和村民对户型进行审核及村民选择户型,各种户型由村民自愿选择。村民户型选定后,设计单位及时设计出施工图,分别对施工图进行了优化会审,正式实施。民居设计的主要特点是:民居工程形式有独栋、双拼、叠拼三种,建筑均为主房两层,南北朝向的双坡屋面,屋面铺装平瓦或小瓦,结构分砖混和框架两种,带小院。占地0.4亩,采用塑钢中空玻璃、保温防盗门、聚苯板外墙保温等节能材料,以确保整个建筑的维护结构达到建筑节能的强制性要求,外墙有涂料、仿石漆、局部贴砖三种,各村外墙颜色不一,各具特色,采用太阳能供热水和采暖。屋面集热板面积按建筑面积不同设置,镶嵌在屋面比较美观。根据需要建筑面积120~218平方米不等。按照一层自住,接待餐饮,二层供游客住宿分别按功能设计,每户强弱电系统按功能分区设置。满足游客及村民自住需要。

3、太阳能的利用

新村建设从减排温室气体和节能、环保、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新民居的生活热水和冬季采暖,太阳能供暖/生活热水系统由太阳能辅助电热水系统,低温热水地板辐射系统及薪煤保障系统构成,既可满足每户春、夏、秋三季民俗旅游接待,生活热水供应,又能满足采暖季采暖要求,在2004年11月15日至2005年3月在两个村各做了两套样板房安装了太阳能系统做试验,采集了有关的实验数据,并在2005年3月份召开了“平谷区新农村建设太阳能供暖/生活热水系统专家论证会”,会上专家们经过对检测数据的分析,一致认为,由太阳能辅助电热水系统、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薪煤保障系统构成的采暖/生活热水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该系统可以根据平谷区新农村建设不同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场地特点,选择不同的组合系统和控制系统,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该系统可以与民居建筑结合,创造新农村的建筑风貌,达到实用、美观的效果,在太阳能与生物质能利用等结合方面,具有特色和创新,在2005年3月8日,委托“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两套样板房太阳能系统进行了检测,根据检测数据计算,太阳能得热量对建筑的贡献率为69%,每个采暖期的11月15日~12月15日和2月15日~3月15日太阳能供暖系统所提供的能量可达到国家规定的采暖要求,即采用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时,室内的采暖温度不低于为14~16度,12月15日~2月15日的采暖贡献率不足30%,则依靠辅助系统来补充热能。

如果采用常规能源采暖,每村需建一个燃煤锅炉房供暖,一次性投资265万元,每个采暖季按150平方米计算,需3000元,而且不能保证春、夏、秋三季生活热水供应,经过对太阳能生产厂家的广泛考察和筛选,确定太阳能采暖设计及安装费以150平方米为基数分析,每户太阳能系统安装费3.45万元,运行费用如果条件具备,可采用生物气化炉,原料就地解决,基本不发生费用。如果用燃煤补充,耗煤量约两吨,春夏秋三季生活热水能满足10~15人游客用水,根据专家组和实际运行测算,生活热水比常规能源节约80%,采暖费用比常规能源节约60%,以上对比分析,太阳能系统在节能、环保、运行费用、投资回收方面的优势是非常显著的。

太阳能是一个不稳定的能源,受天气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影响较大,现在有两个村153户已投入运行并由联合国基金会及国家发改委安装了一套检测设备跟踪检测一年,运行一年后,才能具体的得出太阳能的最终运行效果。

4、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根据确定的四个试点村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考察、研究决定,采用技术先进、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地埋式CWJ-M小型污水处理设备,CWJ-M小型污水处理技术即智能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它是集厌氧、耗氧、沉淀、消毒为一体的结构紧凑、移动性强、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的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CWJ-M的原理是来自化粪池的污水在CWJ-M反应器内经过好氧、微生物降解后,通过模组件,由于膜孔径为亚微米级,可去除有害的细菌、病毒等,并把分解污染物的微生物菌群保持在反应器内,达到高效降解和固液分离的效果,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有害微生物、颗粒余质、悬浮物等,得到优质的回用水,每村投资约40万元,运行每吨处理费约0.48元。

5、施工组织管理

参加试点村的各镇、村根据总体规划对搬迁工作进行妥善安排,能一次性建成的,按一次性建成拆迁,不能按一次性建成的,分期分批拆除旧村,做好三通一平工作。做好村民思想工作。疏通建材运输渠道,确保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新村建设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组织各镇村委会在区建委工程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确定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了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在2004年8月25日,第一个试点村开工建设,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控制为重点,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施工过程进行旁站监理。按要求对施工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消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严格工程质量验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实现安全生产,严格控制施工单位使用建材的质量,严格执行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工程施工过程中,重点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进行验收,确保结构安全,对房屋的装饰装修、设备系统、使用功能等方面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能交付使用。施工技术资料必须齐全有效,建立完善的保修制度,在2005年9月15日,有两个村通过了综合验收并投入使用。

到目前为止,四个新村建设项目有两个村已经投入使用,有两个村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在2006年投入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运行,整体情况村民比较满意,民俗旅游收入比较可观,通过走访村民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分析认为,在以后的新村建设制定户型标准时,按照自住型、自住接待型、纯接待型三种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分类,设计时相应细化空间功能,重视储藏空间的规划和设计,重视厨房空间的设计,保证使用面积细化功能。重视室外空间的设计,室外空间最主要的部分是小院,小院是北方农村住宅的典型空间,是村民生活和生产的核心场所,同时小院还通常负担着联系各房间的交通功能,新民居无论自住和接待,室外空间都趋向于舒适、整洁、方便人际交往。是室内空间舒适性的延伸,是改善居住环境不可缺少的部分,根据北方的气候特点,建设工期应该控制在六个月之内,对村民应加强教育及培训,使村民能够熟练使用室内各种设施,按照北京市民俗旅游接待户的标准,对村民进行接待礼仪、炊事的培训,使村民达到民俗旅游接待要求

2.1.2环保型民居建设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从2006年起,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

北京怀柔和辽宁瓦房店的建设经验模式可以称之为“环保型民居建设”。环保型民居建设模式将是今后“新农村、新民居”建设的主导方向,它在建设理念上坚持“以人为中心、以环境为中心”,在具体民居的建设中注重以沼气、太阳能等为代表的生态能源、清洁能源的循环再生利用,饮水工程的建设与改进,对于环境的清洁与绿化等方面。环保型民居事实上可以结合其他民居建设类型,在所有新农村建设中进行规划和实行。尤其是清洁能源的使用,因为其可采用方式很多,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特别对于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环保型民居和村落建设应该成为主导思路。

2.1.2.1北京怀柔

怀柔区雁栖镇官地村是一个仅有56户人家的小山村,过去村民依山而居,房屋老旧,公共卫生设施及环境质量较差,垃圾和污水没有现代化处理手段。旧村依照科学规划开始改造后,仅用10个月就圆满完成了规划总面积128公顷、民居区12公顷的改造和建设任务,共实施村落整体、民居改造、道路建设、河道治理、景观营造、给排水系统处理、公共服务设施及垃圾处理等20项建设工程。村落建设以明清传统民居四合院为主,灰砖小院与山水、长城浑然一体,形成了山谷人家的独特山村风貌;在公共设施建设上,新建了下水管网和日处理能力80吨的污水处理设施2座,每户都用上了水冲式厕所;设置了小型隐蔽的垃圾收集点及专用设施,沿主街安装了间隔100米的14个地下消防栓;在环境整治中,完成绿化1.6万平方米。33户村民翻建、扩建房屋4800平方米,水、电、有线电视、网络、太阳能等基础设施配备齐全。

村民的居住水平提高了,休闲产业得以发展,收入也增加了。200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官地村共接待游人8400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7万元。

2.1.2.2辽宁瓦房店

柴禾垛、旱厕、猪圈、火炕……

一做饭乌烟瘴气,上厕所捏着鼻子,这样的场景在我市农村并不鲜见。而在瓦房店市炮台镇炮台村炮台现代农业园的生态示范区,这种场景已成为过去。沼气、猪圈、大棚、太阳能热水器、厨房、卫生间、住宅“七位一体”的生态民居实现了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也使村容村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做饭不用柴,如厕不见天,猪粪不用掏,洗澡不论年”成为现实。

以前当地的人们住传统的大瓦房,生活起居与仓库相接。两口大锅的厨房,做饭要烧柴禾,乌烟瘴气。厕所夏天臭气熏天,冬天冻得不行。猪圈再加上散养的鸡鸭鹅狗,使居住环境想干净都难。
而“七位一体”的生态民居革命使得居住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做饭不用柴,换成了沼气天然气;厕所用的是现代化的抽水马桶;猪圈的粪水自动流到沼气池子;洗澡用起了太阳能热水器,方便又节能;生态养殖大棚与住宅相接,干活再也不用风吹日晒。

2.1.3生态型民居建设

以广西恭城、陕西汉阴和海南海口农村为代表的“新农村、新民居”建设可以称为生态型民居建设。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托村落所处良好自然环境,进行生态景观的建设,并利用生态养殖种植业开发以采摘、农业观光等旅游产品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这种模式往往结合了环保型和产业型模式,进行一体化的建设,除了民居建设本身,更注重对于村落周边自然环境的建设与维护。结合生态型民居建设而进行的乡村旅游类似于依托自然景观而形成的乡村旅游,但除了以自然景观为旅游资源外,往往还对第一产业进行延伸,与第三产业形成互补发展,从而,民居也在吃、住、游、娱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色与功能。

2.1.3.1广西恭城

广西恭城县创造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现在,恭城的农民都掌握了以养殖为龙头、沼气为纽带、种果为重点的技术要领,大办沼气,大养生猪,大种果树,使生态农业突破了庭院经济的栅栏,步入规模化、基地化发展的轨道,迅速形成柑橙、月柿、沙田柚、红花桃四大名特优水果生产基地。“三位一体”生态农业,以其独特的良性循环体系被有关专家誉为“恭城模式”而闻名全国。

2001年,恭城县委、政府顺应“富而思进”的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迫切愿望,做出了实施“富裕生态家园”建设的决策,围绕“富裕、生态、民主、文明、和谐”的内容,先后投入近5000万元作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引导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屯的农民对村舍进行改造。到目前为止,已对全县881个村屯中的368个进行统一规划,实施规划建设80多个。

全县16个富裕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初具规模,各有特色,不拘一格,有的依山而建,有的傍水而立。平安乡的社山新村,就是一个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典型村。村里有70多户统一设计的新民居,村前清清流水,竹影婆娑,村后青山掩翠,鸟语花香,四周是碧绿的果园,河上架着一座钢轨木板平安桥,很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美。加上村风文明,民风淳朴,境内外的游客慕名而来者甚多。他们下江中撑排、游泳戏水,进果园摘果,入农家与村民饮酒同乐。

新村建设拉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依托十里桃花长廊的大岭山和潮水岩新村、依托万亩月柿基地的红岩新村,自2003年以来分别举办了三届桃花节和月柿节,吸引着区内外数十万游客来观光旅游,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恭城,外出打工的并不多,农村劳力转移基本实现“本土化”。

2.1.3.2陕西汉阴

花果村地处汉阴县涧池镇1公里以北的浅山丘陵,有413户1533人、1200余亩果园,是全县远近闻名的林果之乡。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依托本村自然资源,走“果、畜、沼”一体化的路子,以发展精品园为重点,以畜禽养殖业为补充,畜禽粪便通过沼气池发酵提供燃料,净化环境、又为果园提供充足有机肥,促进了林果业、旅游观光农家乐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发展之路。 

该村利用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的生态环境和毗邻洞河水库的自然景观,全力打造优质林果观光型生态经济新农村,大力发展绿色旅游观光业,提高农家乐品位,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使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村党支部一班人以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动力,带领全村群众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结合村情制定规划,强化措施施,精心组织,全面启动了花果村生态经济新农村建设。

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了建设“生态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工作队进驻村该村,负责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村委筹资8000余元,制作2幅大型宣传牌,置于集镇、街道醒目处,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舆论氛围。镇、村干部深入群众广泛征询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使“新农村建设”概念深入民心。

抓绿色林果产业,促村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该村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用活用足退耕还林政策,在原有1200亩果园的基础上,又掀起了新建800亩精品果园的高潮,使人拥有果园1.3 亩;在环村路及可视坡成栽植四委长青的绿化树种,在庭院栽植桂 花、玉兰花等300余株观赏树种,绿化、美化村庄,依托丰富果树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新建30户卫生整洁、饭菜可口、农家风清浓郁的“农家乐”,把花果村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花果山”。

抓“五改三建”,改善人居环境。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放线、统一户型的要求,投资2万余元制定村镇规划,为农户设计两种标准户型选择,使村民建房户型一致、整齐化一。对已建房屋实行改厨128间、改厕105间、改圈87个,改院场、改路、净化、靓化民居民宅。对通村公路水泥硬化4公里,通组道路砂石化,入园道路石梯化,形成山中有林、林中有路、路边有果、路路相连的新村格局。建人畜饮水工程5处、沼气池100口、水窖100口,解决人畜饮水和果园水肥问题。

2.1.3.3海南海口

经过5年的摸索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已成为海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文明生态村640个,随着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海口农村面貌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2005年初,海口市又制定了《2005―2009年海口市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提出了“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联动共建、连片发展”的创建新思路,把创建规划与发展生产、改变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素质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充实创建内涵,推动连片发展。《规划》的实施,使该市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亮点纷呈,农民也在创建中得到了实惠。该市在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中,不断创新创建工作方式,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两种模式推进连片创建。一是区片联创。在自然村相对集中的区域内统筹产业发展、村庄建设、文体设施建设等,统一科学规划,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达到资源效益发挥的最大化。美兰区将全区四个镇694个自然村划分为10个片区,并在演丰镇曲口片区5个村委会92个自然村进行探索和实践,将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创造了投资少、速度快、效果好、影响大的新途径。二是辐射连片。即对村与村之间较远的区域,以示范点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形成连片。目前,全市共有640个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形成了“三条精品线路”(本立村―大湖村―林市村―北排村、儒关村―笔点村―美目村―美社村、大叠村―儒逢村―儒和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连片开发建设呈现勃勃生机。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联系我们
绿皮书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推进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有哪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落实,大力[详情]
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都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从调研和基层反映情况看,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发展质量[详情]
绿维文旅解析全域旅游规划与创建如何做?
“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旅游产业” ——作为持续释放内需[详情]
研学游纳入必修课,目的地旅游该如何借力开发?
随着《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旅游地产|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旅游招商|旅发网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或 15811113303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