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物馆:人人都能找到“最爱”

2013-11-12 新华网 标签:

      

美国有着高度发达的博物馆体系。据统计,全美各类博物馆约有1.75万家,每年参观者达8.65亿人次,日均超过230万人次。到美国旅游,那些与众不同、包罗万象的博物馆是不可或缺的旅行元素之一。

教科书上的那幅画

沿着美国富饶的东海岸,我开始一次难忘的博物馆之旅,先后参观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和华盛顿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我看到了中学美术课本上的印象派大师修拉名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在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看到了莫奈的《莲花》。在华盛顿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则看到了目前世界最大的蓝钻石“希望之星”,在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还看到数不清的飞行器。

在享誉世界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按照导游图,几乎可以看到地球仪上每个有标识的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性艺术品。根据介绍,这一切源于博物馆建成以来历代馆长及捐赠者的努力,博物馆本身便是一部有趣的历史。

其中神圣的埃及典德尔神殿也在展品之列,这是唯一一座不在埃及本土的埃国神殿。据导览机介绍,在一次文物抢救中美国帮了埃及大忙,埃及政府投桃报李,赠送了这座神庙。没有卑劣的抢夺和侵略,因为合作抢救文物使人类文明成果得以共享。假如一切如博物馆介绍的那样,我想这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也是未来国际间文物交流的良好范例吧。

穿梭在神庙中,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震撼,栩栩如生的雕刻,近在咫尺,祭献的场景仿佛重现。还有古巴比伦馆,它的整体墙雕,竟是活生生地从一座宫殿硬生生地被切了下来再贴到博物馆的墙上的,门兽依旧凶猛,守护者依旧是背着羽毛箭拿着弓的姿态……当然这些也不过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冰山一角。

文物与人无隔

美国博物馆的文物摆放和中国博物馆有许多不同。美国博物馆许多展品没被“保护”起来,多数都直接暴露在空间,成为展馆装饰的一部分。这或许是美国的馆藏技术水平比较高吧。我没法论证这种做法的利弊,但确实常常让人感到惊喜。中国的石雕飞天就出现在安全出口的指引牌下,来自某宫殿的巨大石柱残垣则矗立于展厅中……

值得一说的还有大都会博物馆日本馆的一尊佛像。导览机介绍,这尊佛像与人无隔,是因为几百年前的塑造者在塑造之初就希望它这样。陪伴它的小佛,木质围栏,木质雕栏天花板统统是从同一间寺庙移来,甚至那庙已经不在了,这些斑驳的文物却仍能和世人亲近。足见博物馆对作者之尊重。

不同时空的混搭

美国人对博物馆展品的摆放似乎有点无厘头。在参观日本花鸟艺术展时,转角突然“来”了一尊美国现代艺术大师的流水雕塑,清澈的水珠滴答而下。虽是美国人的创造,却有着一丝禅意,这样的摆放,不分地域、国界,竟让人觉得再适合不过。

在大都会的美国展厅,一面是近两百年前的家居装饰墙,一面居然是透明的玻璃墙,一面是美国联邦银行的宏伟大门,一面居然是高大的铁围栏!我看得有些发“傻”。导览机介绍解开迷惑:窗外皑皑白雪覆盖的是中央公园,博物馆建成初期,贵族们可以坐着马车从公园直接进入博物馆。那面玻璃墙将中央公园一年四季的美景毫不犹豫地展示给博物馆里的参观者,太阳的光辉洒落在馆内的雕塑上,正中央金色雅典娜似已蓄足力气马上就要把手中的箭射向穹顶,这种布展的艺术,使我惊叹无比。

后来听介绍说,美国博物馆在布置展品时,不仅考虑到了展品本身的用途,原景的重现,灯光气氛对参观者心情的影响,还考虑到创作者本身的意愿、与外景的搭配等诸多因素。不能说做到这些就是一个好的博物馆,但这的确让一个博物馆变得更人性化。

谁都能找到“最爱”

在参观美国博物馆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幕,第一幕是在华盛顿自然历史博物馆门口,一对年轻夫妇推着还在婴儿车里躺着的女儿排队参观;第二幕是在波士顿美术艺术博物馆,看到一对祖孙牵着手走过来,小孙子只有两岁左右,走路还不稳当,矮墩墩的可爱得不行,奶奶已苍白了头发,一老一小一起逛博物馆。

这样的场景在美国的博物馆司空见惯。我虽然有点不甚理解摇篮里的孩子对博物馆该是怎样的印象。又一想,这些孩子从幼年起就在博物馆里见到了如此广阔丰富的世界,该是多么幸福的事。

美国博物馆分类很细,各类专业的博物馆,如自然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几乎在各大城市都能找到。此外,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博物馆,如得州的监狱博物馆和马桶盖博物馆、康涅狄格州的垃圾博物馆、华盛顿的国际间谍博物馆、纽约的时装博物馆和玩具博物馆等等。

只要感兴趣,游客没有找不到的博物馆,从棉花到纸,从自行车到飞机,什么样的博物馆在美国都能找到。

美国的博物馆,除了展示展品本身,诸多讲解牌上还附带介绍古物曾经的用途,它的故事,画中人物介绍,甚至许多展品还配有考古发掘时的图片,以及发掘时的小故事。每件展品,几乎就是一个生动的课堂。

我曾经参观过国内多个博物馆,其中有国家级也有省级,如何将文物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如何挖掘展品潜力吸引游客,国内博物馆真的要向美国的博物馆好好学习。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联系我们——专家咨询热线
绿皮书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生态城市具有哪些特征?
绿维创景认为生态城市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在城区的规划、设计、施工、[详情]
我国目前的生态城市规划有哪些问题?
虽然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已经席卷中国大地,但是中国对生态城市的有关概念、内[详情]
怎样实现艺术聚集区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艺术家创作是需要一个氛围的,大量游客的造访,会对此构成威胁,久而久之,会使艺术[详情]
怎样实现商业建筑的创新设计?
绿维创景认为,建筑是商业的基本空间载体,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建筑也蕴涵着一个[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旅游地产|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旅游招商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或 15811113303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