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文旅:老旧小区景观风貌设计要点

2021-07-06 绿维文旅 标签:

老旧小区改造要兼顾完善功能和传承历史绿维文旅认为,在特色风貌设计时,要基于资源评价、场地空间分析及风貌定位,重点从整体色彩规划控制和景观风貌设计方面完成特色化构建。色彩规划设计总体调控社区的风貌,引导风格和形式,上承地域原生特色,下启社区环境空间设计。而环境空间设计则在形象上匹配原生风貌,在功能上承载社区集散,具体展现差异化风貌。

01、社区风貌打造基础——色彩规划控制

色彩作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是最容易被感知的特色视觉元素,也是最有效的讯息传达媒介,同时色彩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社区中任何事物都不能存在于色彩之外,因此,色彩足以担当展示自然风采、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构成调控小镇风貌的基础。

1、色彩提取主要途径

城镇社区的色彩主要分为自然色、气象色、传统色、流行色四种类型。

  • 自然色,就是在广泛的地域环境里能够采集到的色彩,如土地的黄色、植被的绿色、山地的淡绿等;
  • 气象色,不是简单的提取,而是以气候特征入手,利用人对雾、雨、雪等现象的感知,通过气氛匹配,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由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其常规性或特色性;
  • 传统色,是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色彩,多取材于当地的建筑、服饰、物产、食物等,能直观的呈现地域文化特色,在色彩选取的类型中,需优先考虑;
  • 流行色,则可取材于本地色彩,也可以是增加的互补色彩,具有时效性,在色彩设计中不可大面积铺设,可起到点缀的作用。

2、色彩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的运用方法

首先,要对提取到的色彩元素进行统一排列和整理,进一步通过分析色彩关系,确定色彩体系,把握城镇的主辅色及点缀色系并组成色谱。

其次,确定城镇色彩控制范围,分为主控区、协调区和调控区,分系统、分层面、分区域的制定色彩设计方案并编制《色彩控制技术导则》。

  • 主控区具有历史延续特性,区域内严格保留其原有色彩管控,辅以修复完善,力求保留原生风貌;
  • 协调区在空间上要延展主控区色彩,原则上力保街区风貌、建筑风格、高度上与主控区的统一,在不影响整体风貌的前提下,可进行适当的建设或装点;
  • 调控区则在肌理结构和空间网络下协调建设。

02、社区特色风貌营造——景观风貌设计

城镇老旧小区的景观系统按照空间范围和开发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社区景观、生态景观和田园景观,空间上呈现了从核心环境到关联环境、外部环境的层次关系,开发上呈现了从改造为主、保护为主,到保护改造结合的层次关系。

1、社区风貌——改造力度大,协调是关键

社区景观是居民聚落演化的见证,是地域文化传承的体现。其景观特征具备民间性、文化性、重复性等特质,在改造设计过程中要融合以上基本特质,形成代表性强、辨识度高的地域特征,将抽象符号转化为可被感知的视觉体验。

(1)保护或改造特色建筑风貌

建筑风貌是社区风貌的重要元素,对建筑风貌的合理控制和引导,是维护镇区风貌的必要手法。特色建筑的构建在于对本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应本着“保护为主,修建为辅”的原则,依照价值评估、功能判定、环境组织、结构维护四个步骤依次实现建筑的保护性整治,并从风貌及功能方面完善特色风貌建筑。

  • 建筑价值评估:对建筑进行综合价值评估是社区建筑风貌进行设计的基础。通过资料搜集及实地勘察,从历史角度出发,从社会、文化、艺术、美学等多维度对建筑做出评判,评估其保护价值,并建立评判标准进行分级,继而提出保护建议、改造原则及改造细则。
  • 建筑功能判定:综合判别其功能类型及达标条件,为进一步的设计提供基础支持。如:从功能方面判定建筑在历史环境中的功能,诸如宅院、庙堂、厂房等;从空间布局入手,判别其日照采光、自然通风、隔声隔热等基本功能。
  • 建筑环境组织:在建筑基础评估的基础上,首先从建筑立面、造型和体量等方面对其基本面貌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度进行评估,判断是否与周边自然、人文环境相匹配、相协调,进而提出保护或改建的建议;其次,判断建筑周边场地环境的安全性,主要涉及是否有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再次,评估建筑的配套功能,是否有绿化组织、交通组织及停车场设置,用以满足建筑与社区交通体系的连接。
  • 建筑结构维护:通过实地考察、测绘,判断建筑的结构体系、地勘基础、荷载分布、年限及损伤等基本结构情况,综合评估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维护建筑结构时尽可能使用原有材料或接近原有材质的纹理,确保特色和统一。

临夏八坊十三巷是典型的回族聚居区和老城保护区,绿维文旅在该项目中,研究街巷民居分布肌理和结构,梳理风貌特色街区,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公共空间体系。在进行建筑风貌现状评价的基础之上,划分历史风貌重点保护区、历史风貌控制区、历史风貌延续区、历史风貌协调区,进行保护功能规划。

在遵从文脉的原则下,绿维文旅把握“复古、复原、沧桑”的风貌格调,对八坊现有的街巷格局进行整治和改善,在延续现有街巷格局和肌理的前提下,保持历史街区景观的连续性。一是以观光节点、景观节点和公共空间为改造重点,保持街巷尺度和两侧建筑的高度,营造良好的视觉通廊;二是历史建筑传统元素的修复,遵从当地文脉,提取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元素,根据当地的传统做法进行适当的恢复和改善整治;三是整治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新建筑;四是商业店面及牌匾的整治;五是对建筑外挂及基础设施的整治。

八坊十三巷设计效果图

主题街区节点效果图

特色街区效果图

(2)处理景观与建筑的协调关系

社区风貌设计范围除建筑风貌外,还有街道与广场,两者是社区最能让介入者留下生动而具体记忆和感受的场所。处理好街道、广场与建筑的关系也是社区风貌改造的重要关注点。

  • 街道与建筑的关系:街道和建筑是互相依存的,街道作为线性空间,是封闭而延续的,作为城镇社区风貌的“动线”感知,联络社区的各个功能板块。街道与建筑的协调主要体现在比例和尺度感上,街道空间受制于建筑体量,由此建筑关系决定街道比例,不同的比例形成不同的空间感觉,进而匹配不同的功能和铺装类型。街道的宽度与建筑高度的比例建议在1:2到1:4之间,使其形成宜人的尺度感,构建积极良好的游览感受。
  • 广场与建筑的关系:广场作为斑块空间,是社区功能系统的驱动板块。斑块要分层次的分布在镇区中心及端点处,与街道叠加出网状结构,构成镇区集散界面。广场与建筑的关系呈现 “张弛”感,两者互为补充,灵活空间。

(3)强化景观界面元素设计

景观界面主要通过多层次观赏植被、多元功能设施的设计来实现。

  • 划分空间:在景观界面设计中,按照功能可划分为通行空间和休闲空间。通常情况下,利用植被进行划分。在通行空间界面,利用乔木的序列感来划分,但不得影响两个空间的连通;在休闲空间界面内,采用灌木或花卉等绿植进行闭合区块划分,形成休闲空间内的休憩结构。
  • 景观设施强化空间和功能补充:景观界面上的设施主要包括灯具、垃圾桶、标识招牌设计和座椅等指引和服务类设施。功能类设施一般布置在通行空间和停留空间的分界线上,既能强化分界功能又能服务两侧空间。标识在街道与街道衔接的节点部分呈点状分布;灯具呈线性分布,需要注意与乔木植被的协调;垃圾桶可与灯具组合间隔分布。座椅设计一般在停留空间内与建筑对应分布;招牌设计堪称建筑的“第二立面”,不仅具有提示功能,也会对建筑与街区风貌产生二次影响,在设计过程中,与建筑风貌相协调的前提下,可尝试不同的风格。

2、生态景观——保护为主,突出重点

生态景观是社区景观风貌的基底,对其进行梳理和控制利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景观包括山体、林地、水体等地貌元素,在改造的过程中应秉承保护和突出重点的原则。

绿维文旅在山东富泉村村庄改造项目中,认为富泉村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一定的旅游发展基础,适合利用生态资源、农业资源发展旅游接待,将项目地旅游发展划分为景区模式、核心服务区模式、交通节点模式和延伸发展模式四个类型,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将项目规划定性为泛旅游产业主导下的村庄建设提升。

在“不大拆大建、就地改造提升为主”的原则指导下,绿维文旅以山村风貌及自然景观为吸引力,挖掘历史文化与山水景观,打造休闲山村景区及艺术写生基地,将村民民居建设成为既符合村民现代生活需要,又符合进行游客接待的产业居住一体化设施。


村庄步行道路环境整治效果图


村庄宅间道路整治效果图


村庄步行路及排水渠整治效果图

3、田园景观——保护与改造相结合,点线面设计

田园景观一般处于社区的边缘衔接地带,以田园为载体,以农耕、荷塘等农产元素为肌理,是带有生活资料供给功能的景观,在生产农业物质产品的同时,还可生产农业审美产品,人工性较强,属于生态“撕裂地带”。

田园景观的设计,一方面要注重对生态的修补性和维护性,以达到生态因子的渗透和衍生。另一方面,因其具有生产性,也承载着农耕文化,所以要挖掘其农耕文化和田园生活文化。

田园景观设计应以“观”为主,以游辅之。观景的内容是农作物、花卉等景观,可运用大地景观的设计手法,先成规模、大体量的进行面状景观铺展,再以色彩和形态等进行种植设计,构建道路(线)和节点(点)有序串联的设计结构。


设计鸟瞰图

绿维文旅在新疆沙湾县特色乡镇规划项目中,站在全域旅游角度将项目空间布局划分为“一核二环四区五村”,分别从旅游、生态、农业等进行规划,打造6大类核心产品,包括田园乡镇、生态牧场、休闲渔场、现代农场、休闲基地和风景廊道。

本项目的重点之一在于对当地的风貌改造,在每个重点村的设计中,结合文化挖掘、前期策划定位,形成了符合不同村落特征的不同的主题定位。大泉村风貌设计中,绿维文旅充分挖掘民居文化及本土符号,从效果优先角度打造大泉村重要节点,分别为:硒泉养生馆、农家休闲院、特色农产品展销、富硒面粉店、景观改造设计。三道沟村风貌设计中,设计的三道沟重要节点,分别为:文创小店改造(汉族风格)、民宿改造(哈萨克风格)、画廊书吧改造(回族风格)、咖啡吧改造(维吾尔族风格)、景观改造及街区风貌。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