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乡村旅游的调整与升级

2020-02-21 绿维文旅 标签:乡村旅游

为了提升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在前期城乡统筹中,很多地区集中推进“撤村并点”和“农民上楼”,将农村分散居住的形态改为在农村新型社区中集中居住。但在农村集中社区的规划中,价值取向有失偏颇,设计形态往往难以兼顾乡村“生产与生活相互渗透”的现实特征。

2020年的农历春节,这个举国团员的日子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从九省通衢的武汉“封城”开始,快速蔓延至全国。在特效药及疫苗问世之前,“隔离”成为最有效的传统方法,也成为关注热词。扣除疫情防控、水电气等保证城市运行和支持市民生活必需的这三类企业,虽然大多企业在2月10宣布正式复工,但多以居家办公为主,社会经济、居民生活乃至心理健康都处在“隔离期”。

上次“非典”疫情从2002年11月初开始到2004年6月24日结束(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禁令),爆发期在2003年3月—5月。与“非典”疫情相比,这次新冠肺炎的爆发时间集中在一季度、感染人数和疫区覆盖范围更广,传播感染率更高,对于经济的影响层面更深。从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宣传封城开始,截至2020年2月18日全国累计确诊病例74675人,湖北省确诊病例累计62031人,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及湖北仍属于增长期,全国形势依然严峻。伴随大中城市复工潮的来临,“隔离”管理仍将持续,对国民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和心理状态都会产生影响。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受疫情影响,乡村畜禽和菜篮子、村民外出务工、春耕工作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了扶贫攻坚目标实现的难度。乡村旅游作为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重要平台,在提高村民收入和产业带动性方面具有优势,疫情中全部停摆,其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对于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对照“非典”的影响时间,结合政府的管控措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与居民意识觉醒,乐观估计6月份的疫情会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可以开始批量流动和聚集。基于疫情的持续影响,尤其是较长时间的封闭管理下,居民的消费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消费市场需求的调整,短期内可能出现短期报复性消费,长期则体现为消费升级。

一、后疫情时期,居民消费观念的调整变化

(一)健康生活理念的稳固加速相关产业升级

以前,大多时候的我们只顾埋头赚钱,习惯于996的工作时间和“晚睡熬夜”的生活方式。经过这场病毒,通过各类信息见过生死离别后,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健康、自由的价值上升与放大,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免疫力”才是个人最大的竞争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进一步强化,每个人将更加注重环境和卫生、注重健康,生活习惯将逐步调整,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更高。与健康相伴的保健食品、保健品、生物医药、健康管理、运动器械、医疗产品、体育运动、有机蔬菜、保险等行业会获得加速增长。

(二)“家”的概念外延拓展推动城郊区域升温

新冠肺炎的患者及家属、朋友重新体验“家”的意义,也更加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体验到生命无常后,居民会更加坚强乐观,与家人相伴、为家人消费的频次将大幅提升,部分居民形成超前消费、注重享受的消费特点。

体验过城市“隔离”的“憋屈”,只能“宅”在百十多平米的房子里,人们终于理解了狗渴望“被遛”的感觉。城市再大,最终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属于自己的只有房子和社区,综合型的社区、有院子的家受到追捧,绿地、公园、社区配套与邻里关系都成为参考指标。

受城区土地价值与空间受限的影响,城市居民对“家”的新诉求向城郊区域拓展,城郊度假生活、产业地产、城郊小镇得到关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完善成为区域升级的保障。

(三)乡村缓冲器的功能吸引返乡入乡群体

新冠肺炎疫情中,乡下虽然也封村,但好歹还能遛鸡遛鸭遛牛、摘菜烧火望星空,还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虽然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差,医疗条件存在明显短板。但农村人口较为少、空气流通性好、居住密度低,在物理条件上天生具有阻断疫情传播的优势。

被隔离在乡村的城市打工者终于体验了一把“田园生活”,家里有地的基本吃喝不愁,生活焦虑感比较低。他们不仅能够体会到乡愁能解乏,还是稳固的大后方,是快速城镇化的缓冲器,“老家”的情感纽带和经济意义得到强化,未来会有诸多“老家”被重建和复兴。

(四)技术进步让生产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

疫情期间,更多人选择居家工作,并在家中通过“互联网+物流”的平台购买食物和日常用品,培养了新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随着5G技术的逐渐落地,线上教育和娱乐、居家办公、远程协助应用、产业互联网等线上生活和产品成为居民的日常选择。信息、资金和物资等要素的渠道更加多元,人与人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但在物理空间上可以更加疏远。

(五)私人交通的持续增长与公共交通管理智能化

疫情中,公共交通多作为人群密集区域,也成为传染的重要载体,部分省际客车和火车暂停。虽有利于疫情传染的切断,但居民出行受到一定影响,私家车的需求被提升。公共交通管理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人口流动不可避免,私人交通的功能更加多元,或作为日常代步工具,而是独家旅行工具。

好了伤疤忘了痛,是人的本性。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餐饮、旅游、文化娱乐、零售、社交等实体服务业的消费被严重抑制。疫情结束后,人们的消费会将压抑期的本来预期支出,补充到当下的消费当中,从而在餐饮、旅游、文化娱乐、零售等领域可能形成短期报复式消费。

根据旅游企业与旅游专家等业界人士的乐观估计,2020年下半年旅游市场开始逐渐恢复。旅游消费市场以“省内旅游>跨省旅游>出境旅游>入境旅游”的顺序逐级恢复,而省内旅游消费以“近郊非密闭空间旅游+自然观光旅游>户外聚集性景区、小镇>城市聚集性景区、街区”的顺序恢复经营。

乡村旅游主要以省内城市居民为市场,大多依托农业、农村等近郊非封闭空间的资源,是旅游产业恢复运营的“排头兵”。疫情后,乡村旅游在恢复正常运营,面对短期报复式消费浪潮的同时,也面临旅游业态与服务的创新升级。

二、后疫情时期,乡村旅游的调整升级

(一)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夯实危机应对能力

疫情之后,安全、卫生、健康成为城市游客关注的“焦点”,恰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痛点”。在扶贫攻坚目标实现后,政府应该以公共服务为切口,推动乡村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以政府为主要推手,推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设备提档升级,加强对乡村医生队伍的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入,或通过城乡医院对口帮扶,提升乡村医务人员的公共卫生能力。加快乡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和农村厕所革命的工作进展,整治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以企业为主要平台,强化游客健康档案登记管理制度,设立医疗卫生站,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加强卫生环境管理,加强与城乡综合医院的合作,提升常见病、基础病的诊疗水平。

(二)拓展乡村产业融合深度,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立足乡村产业的基础和短板,有的放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持发展行政区域范围内“政产学研推用银”等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企业引领、科研协同、金融助力的发展格局。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业集中,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瞄准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重点领域,拓宽乡村旅游的宽度和深度,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路径,创建一批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示范村镇。

(三)推动乡村创业高质量发展,破解“人地钱”的矛盾

政府部门重点做好六项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返乡入乡创业营商环境。加大财税政策支持,降低返乡入乡创业生产经营成本。创新金融服务,缓解返乡入乡创业融资难题。健全用地支持政策,保障返乡入乡创业生产经营空间。优化人力资源,增强返乡入乡创业发展动力。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强化返乡入乡创业基础支撑。

创业者要量力而为,坚守初心。要坚持轻资产创业、学会移动办公、有储备现金、学会线上经营,抱团取暖,不断提升自己,规避创业风险。

(四)抓住乡村康养度假新业态,助推IP导入与培养

绿维文旅董事长林峰博士认为,康养度假是中国旅游产业结构下最重要的旅游类型和模式。康养与地产结合进行综合开发,最终形成康养城市、康养小镇康养综合体康养度假区、康养社区等产品。康养与养生养老相结合形成旅游养老、度假享老等产品,康养度假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开阔的发展方向。

大城市近郊乡村既能共享城市的医疗、交通、教育等配套,又拥有相对城市而言,更有优良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粮食蔬菜和田园生活,已经成为城市养老、养生群体的“家门口”的选择。乡村养老将成为缓解中国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也将成为乡村旅游重要的赢利点。围绕服务管理、健康护理、文化教育、商业娱乐等业态的升级,培育乡村康养度假的品牌,提升乡村经济收益。

(五)放大乡村旅居地产新价值,融合生态生产生活的空间

面向大众旅游时代的休闲度假需求,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以乡村建设、文化复兴为突破,让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经济、生态环境回归,找回应有的价值,与城市生活做差异化的分工。

乡村旅居将居住和旅游融为一体,将现代的、生态的、家庭的、个性化的乡村生活旅游化,融合生态、生活和生产的三重空间,达到生活和工作无间相融的生命状态,催化乡村旅居地产的升级。从乡村旅游到乡村旅居,是从大众到小众的升级,是面向高端的、闲适的和更加个性化的生活群体。

(六)搭建智慧乡村新平台,让乡村生活走进城市

在智慧城市、智慧景区、智慧农业等技术的推动下,加快建设智慧乡村的新平台。围绕乡村电商、乡村网红、乡村物流、乡村娱乐、乡村教育培训、乡村旅游营销等内容,打造乡村旅游与城市居民的沟通桥梁,全方位展现乡村生产、生活的场景,加快城市技术、人才、资金和消费的下乡,提速城乡要素流通。

2019年,国内网红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中国进入“全民网红”时代。疫情期间的“宅”生活,培养了线上消费的习惯,加快线上购物、线上消费、线上工作等习惯养成,网络全体成为规模最广泛、有消费力的群体。

绿维文旅·旅发网针对县域乡村与文旅产业,全新推出的网红经济与产业升级孵化型产品,以互联网、云技术、新媒体、新平台、新营销为基础,全面整合国内文旅行业专家、网红达人、电商、新媒体等优势资源,创新导入新业态、新产品、新IP、新商业模式、新技术、新媒体,通过新媒体新营销培训、网红达人经纪、网红活动主/承办、网红项目培育与导入、会展导入、产业与消费升级导入等服务模式,全方位激活地方旅游经济。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但曙光已经出现。在坚持疫情防控的同时,思考如何更有效的恢复生产经营、安全健康的工作成为普通居民抵抗疫情的最好方式和手段。疫情过后,乡村旅游面临:短期报复式消费、长期业态升级两个阶段的工作。第一个阶段以城郊短期消费为主,要注重餐饮、运动、娱乐等产品的有效供给,加强环境卫生工作。第二阶段则是创新与升级,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围绕重点工作,各司其职,加速有序推动乡村旅游升级。

三、绿维文旅集团乡村旅游开发实施全流程

绿维文旅集团依托十余年的乡村旅游规划运营经验,针对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要点。根据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的升级变化,可提供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等项目的全程服务。

(一)清查开发条件,评估开发价值

(二)设定发展目标与选择开发方向

(三)确立开发主体与盘活闲置资源

(四)五大开发原则

(五)八大功能分区

(六)确定运营主体与合理利益分配


本文关键字:乡村旅游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