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治理创新

2018-06-02 绿维文旅 标签:乡村振兴

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治理是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解决的逐年重视,乡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乡村治理方面,出现了社会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脚步的局面,农村空心化问题造成了治理力量不足,传统的管理方式满足不了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乡村人口结构重塑带来多元化利益诉求差异。因此,探索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创新乡村治理形式,是当前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

一、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凸显,乡村治理方式滞后

乡村空心化问题

我国乡村总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绝大部分受教育程度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均流向城市工作,使得农村人口在年龄上分布极不合理,导致乡村治理参与主体断层,村领导班子无法注入新生力量,成员老龄化严重,治理方式固化,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村民的多元化需求。

乡村治理方式落后

治理主体创新意识的缺乏和管理方式的滞后,导致基层治理生态秩序不断恶化。一些乡村基层治理人员,管理思维陈旧,只讲“维稳”,不讲“维权”;还有一些基层治理人员过于依赖收费、审批、处罚等行政手段,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乡村自治方面,行政主导性太强一直制约着自治制度的发展,形式化和官僚化使其成为乡村治理中的薄弱环节。

由此可见,乡村空心化、治理主体能力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乡村治理效率低下,社会矛盾无法从根源上解决,乡村治理机制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不良风气滋长,社会价值体系面临重塑

在部分地区,物质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带来精神财富的提高,反而在乡村中滋生了许多不良社会风气,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加剧乡村社会矛盾。乡村社会中,村民的道德观缺失和价值观扭曲,很容易导致治理乱象频发、违法犯罪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塑适合农民需求的农村社会价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三、乡村人口结构重构,治理模式亟待创新

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未来乡村的人口结构会发生巨大变化。乡村不仅拥有原住民群体,还包括返乡就业青年、创新创业的“情怀乡民”和养生度假的“回归乡民”等各类群体。不同类型的群体拥有不同的需求,治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此外,外来人口在乡村地区行成的新工作生活方式,也导致传统的乡村治理方式不再适用。因此,在乡村人口结构重构的背景下,平衡外来居民和本地人口之间的利益冲突,创新适应多元化人群的治理模式,是未来乡村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

新形势下的乡村治理创新

微信图片_20180602101142.jpg

伴随着乡村社会的不断重构,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乡村治理理念和方式已无法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亟需创新。结合日本、台湾以及成都、广州、深圳等地的探索经验,绿维文旅认为,未来的乡村治理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

一、重构乡村产业体系,吸引人才参与共建

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政策制度的支持固然重要,但人是治理的基础,关键还是要通过创新产业的发展,吸引人才回流,发挥人的主体能动作用。

二、以“三治融合+村务监督”,强化自治

2018 年中央1 号文件指出,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其中,自治是核心,是调动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主要手段,也是乡村必须坚持的一种治理方式;法治为自治提供规范与保障,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以法律为基础的规范治理手段;德治是以伦理道德为准则,建立在乡村熟人社会上的“软”治理,这种从内心情感中产生的约束再乡村治理中不可或缺。

三、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引导市场主体参与

乡村治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除了需要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个人的参与外,引入市场要素也尤为重要。基层政府将部分公共服务的提供,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培、邀标等形式,引入民间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能够有效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例如,为了改善乡村环保投入不足的现状,基层政府将垃圾处理外包给保洁公司,对乡村垃圾统一收集、运输、处理,以常态化运营形式保证乡村环境整洁,带动多元主体参与乡村环境治理。

四、社群化治理

乡村的人口居住较为分散,传统的治理方式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存在局限。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乡村的普及,乡村人口“社群化”趋势将为深层次开展乡村治理提供契机。基于互联网技术,乡村管理者与村民间很容易实现良性互动,村庄政务与村民需求间能够快速实现精准对接,从而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与效果。

乡村社群化治理模式的构建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基于互联网构建村务公开与反馈机制

传统的村务公开一般包括村广播、公告栏张贴等方式,村民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网络时代,管理者可以通过自建的网站、论坛或自主开发的村庄APP等,使村民第一时间了解村务,并能够及时进行讨论、质疑,形成双向互动的村务管理反馈机制,以提高乡村行政的透明度。

二是建立基于社群自律的村民自治机制

在网络中,村民很容易形成自组织参政议政的社群化结构,政府应放开技术限制,引导村民理性思考,形成社群化自律机制,使其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是建立基于“社群”理念的乡村治理结构

在“社群化”治理时代,乡村原有的组织框架、人员分工等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网络互动过程中,村民的意见如何反馈?反馈的意见谁来处理?社群化自治结构与传统乡村治理结构如何对接?村务决策流程是否需要完善?这些都需要政府基于“社群”理念,完善目前的乡村治理结构,设置相应的岗位,以支撑基于互联网的社群化治理机制的良性发展。

五、社区化治理

目前以乡村村委会为主体的治理模式建立在传统的乡村发展结构之上,而随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创新创业、休养度假、乡居生活等外来人群的进入,村委会治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乡村“宜居”的生活需求,与新形势下对现代乡村治理的要求存在巨大差异。城市社区拥有居委会,它并不掌管经济权,但能形成社区良好的治安、贴心的服务、舒适的生活等宜居价值。引入城镇的居委会治理模式以完善村委会的治理,将成为乡村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

乡村社区化治理模式构建的重点是建立村委会与居委会的双重治理结构。在原有治理结构中,村委会负责从村庄整体发展到村民纠纷解决的所有事务,而在实际治理中,村委会的行政职能更为突出,服务职能常被弱化。引入居委会治理结构,将“村务”与“民务”分开,“村庄宏观发展”与“村民宜居生活”分开,以居委会专司乡村社区建设,协助村委会开展社区公益事业,调解村民纠纷,维护社区治安等事务,从服务角度构建现代宜居社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的经济发展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外来人口不断增多,村民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推行社区化治理模式,能够使乡村治理在“三治”融合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村民和外来居民的生活质量、权益保障、人居环境等民生保障问题;引导乡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升社区自治组织能力,增强社区活力;通过社区活动和服务,培育人们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推进乡村法治文明建设,构建乡村和谐发展环境。

六、发挥新乡贤的带动作用

乡贤是指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受本地民众尊重的贤人。乡贤是乡村中群众认可度极高的群体,将乡贤作为连接政府和村民的桥梁,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能够事半功倍地提高治理效率。在乡村社会中,乡贤主要来源于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群体,这些人大多对本地的历史文化有较深的了解与认识,并愿意为本地村民排忧解难。让乡贤充分参与到村务管理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中,能够实现政府领导和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良好互动,推动社会经济活动顺利开展。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乡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但在近些年逆城镇化趋势的带动下,乡村地区开始涌现出一大批新乡贤。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视野开阔,怀着反哺家乡的初衷携技回乡,为乡村的发展带来新思维、新技术。在乡村治理中,要充分发挥新乡贤的作用,为基层治理增添新的活力。同时,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乡村留得住乡贤。除此之外,要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荣誉感,这将有助于让村民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并吸引和聚集其他成功的社会人士,共同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

七、借助“互联网+”手段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理政在基层治理组织中得以推广,互联网逐渐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重要渠道。在实践中,部分村委会搭建了信息沟通平台,在平台上,村民不仅能够实时了解国家涉农资金补贴情况、监督资金发放与使用、查看土地承包信息等,还能随时咨询政策疑问或进行投诉。还有的地区推行“干部日志”政务平台,即基层组织管理人员将每天的工作情况公开在网上,接受村民监督,这极大地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关键字:乡村振兴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