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活:北京大运河旅游的“三字”文章

2018-03-27 绿维文旅 标签:

 大运河跟长城一样,本身也是一个长期性、跨区域工程,其旅游开发当然也要系统性考量。绿维牧青文创分院马牧青院长认为,从时间和空间的层面,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从国家高度和地方视野的层面,全方位挖掘、活化和提升。对于大运河北京段旅游开发,简单概括为三个字:一个“大”字,一个“运”字,一个“活”字。

长城横跨多省,还有内外之分、朝代之分,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体化的,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全息化的社会形态。大运河也是一体化的,刚才几位专家已经提及,对此,我非常认同。

首先是概念,大运河有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之分,作为“北京大运河”,这个概念不能讲,名不正则言不顺,大运河北京段要开发,必须先把概念厘清,不能马虎,我们可以说是“大运河北京段”。

其次是区间,大运河北京段旅游开发不能单讲北京区域内的,最起码也要连接河北的一段,及至天津,这就有一个京津冀一体化的问题。故而,大运河北京段开发必须与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相协调一致,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大运河是纽带。

第三是活化,包括大运河文化意象、旅游产品开发、业态设计,等等。

对于大运河北京段旅游开发,简单概括为三个字:一个“大”字,一个“运”字,一个“活”字。

01突出一个“大”字

这个“大”字,也是大运河的“大”,具体体现在合作性、统一性、引领性和国际性四个层面。

一是通与合,注重合作性

首先讲围合之间,是谓“合”。北京两城、两河、两山,即紫禁城和长城、大运河和永定河、燕山和西山,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是向外拓展的重要因子或通道。但是,对于大运河北京城区的这一段,遗迹、遗址、遗存、遗物已所剩不多,且原运河区块已浑然不现,鉴于此,依我看,只能是点状发掘、保护和开发,就像写一篇散文,城区开发重在“形散而意连”,这个“意”字,就是运河文化脉络。

其次讲通州之重,是谓“通”。通州在华北地区地位显赫,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古时素来就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的说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通州已正式成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

通州有一个燃灯塔,是大运河在北方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大运河通州森林公园之“古塔凌云”是也,曾为“通州八景”之一,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有京门通州、京津互通、通达之州等意思在里面。

乾隆爷曾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诗句。该塔与佑胜教寺相邻,成为京杭大运河北端之胜景,亦是通州古城之象征。燃灯塔与京杭大运河的起点拱宸桥正好南北呼应(对于起点,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宁波,原来说是杭州)。对于拱宸桥的这个“宸”字,专指北极星,或叫北辰。还有一层意思,“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北极星(北辰)所在、星天之枢,帝王所居,可通紫禁城。

通州之重,在于城乡统筹,均衡发展,京津互通,多规合一。或者说,京津冀一体化,大运河是纽带。经济、文化、交通、旅游,莫不如此。

二是纾与统,注重统一性

首先是一个“纾解”的问题。从北京通州到天津,有一个说法,通州、武清、香河三地,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我要说的是,一旦通航,大运河京津冀段就可能再造一个文化纽带、生态绿带和经济产业带,更重要的是都市之间的休闲带,特别是对于北京,可以打通非首都功能为重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效治理和纾解“大城市病”。往小了说是休闲,往大了说是旅游。

其次是一个“统一”的问题。从京津冀一体化到京津冀大运河一体化,应该是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以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为保护重点,以元代白浮泉引水沿线、通惠河、坝河和白河(今北运河)为保护主线,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加强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全面展示大运河文化魅力。

三是首与尾,注重引领性

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大运河是一条“龙”,北京正好在龙首的位置。两千五百年以来,大运河贯通了18座城市,一条龙只有半个身子是不能活起来的,运河旅游不能孤立搞,因大运河本身就是多个城市相互关顾、照应、联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大运河腾飞需要一个龙头,京杭大运河旅游,北京能不能做龙头?从杭州拱宸桥与通州燃灯塔已然可见这种从属、关顾和引领关系。

四是中与外,注重国际性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同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在运河古都聊城有一个运河博物馆,在杭州有一个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博物馆对大运河主题文化、形象和品牌有强化作用。文化决定产品,地位决定品牌,对此,杭州似乎已经先入为主,占了先机。对此,我们能否搞个世界性的品牌?

京杭大运河还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世界十大运河依长度排名,分别为京杭大运河、伊利运河、阿尔贝特运河、苏伊士运河、莫斯科运河、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基尔运河、约塔运河、巴拿马运河、曼彻斯特运河。我们把世界运河博物馆建在北京,可以由此奠定中国大运河以及运河北京段的文化地位。

02升华一个“运”字

这个“运”字,也是大运河的“运”。这次论坛涉及三个主题,分别是大运河、永定河和西山,那么,我不妨把永定河的“定”字也一并讲了。

一是国之大运:江山永定,国运恒通

首先,运之本义在于运,移徙也。《说文》:运兵;运粮;运漕;运船。

其次,运之大义在于日月运行。(《易•系辞》)日运为躔[chán],月运为逡。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运衡(玉衡星);运玑(测天之器。玑,璇玑);运斡(运转);运掌(放在手掌上运转。比喻极为轻易的事情)。这是一些天体运行的概念,乾坤运转,天之大任,中华民族复兴大运已经来到,2000年时北京搞了一个世纪坛,好像是一个日晷,也算一个天文景观雕塑,有祈福寓意。

再次,运之衍生意义,包含有看得见的运动、看不见的运气等。运气、命运、幸运、国运。京杭大运河贯穿5大水系,流经6省18市,溯游1800公里,联通南北,贯穿古今,2500年间京杭大运河随“国运”起伏几经衰荣。我们可否搞一个大型景观雕塑——“大运”?以此寓意国之大运,大运中国。大运河,交大运,鸿运当头在北京。

二是民之福运:福文化,祈福旅游

首先,福乃吉祥,吉利、祥和。古人:“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说文》:“吉,善也”;“祥,福也”。好兆头,有顺心、如意、美满之意。

祈福市场诉求是大众需求。福文化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价值观。历史悠久,与中华民族同生,与中华民族发展同步,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文化,是亿万人民的精神寄托,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前行的最强有力的文化纽带,是对中华民族影响最远、影响最广的民族主流核心文化、民族文化明珠、民族文化之根和世界珍贵的非质物文化遗产。

福文化生生不息,精神被认同和崇信,内涵不断丰富、扩长,渗透于人们生产、生活、思想等,超越了民族、宗教、社会、地域、时空等范畴,可谓是包罗万象。《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福”乃“福、禄、寿、喜、财、吉”六大吉祥之首,“求福、纳福、惜福、祝福”又是各种文化现象的概括和代表。幸福、美好、平安,预示着好运、幸福、长寿、发财、加官晋爵、子孙满堂,等等。祈福,是中国民间最大、最昌盛的民俗,对于国人,就像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空气之于人。祈福诉求是:趋吉避害,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平安,涉及的福文化市场,包括:春种夏收,祝寿延年,乔迁新居,提拔晋职,科考应试,开市营业,娶妻生子,等等。其吉祥文化创意和产品转化途径更是有无穷空间。

三是运动休闲:旅游绿道与专题

北京段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马拉松42.195公里。可否冠名马拉松,搞双城马拉松赛?或独创两个分会场,双城会,天津到香河,北京到香河。可否策划一个行走大运河活动?可否搞成传统体育项目走廊?

03落地一个“活”字

这个“活”字,指的是大运河文化的活化,这种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沿河沉淀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断航于清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章新胜曾说,中国大运河是对人类遗产世界的一个重大的贡献,不仅维护了国家高度统一,同时在经济意义、交通运输意义、社会各民族的融合及在文化上的意义都非常深远。

大运河,跨越时空之长、流经地域之广、历史遗存之丰、文化底蕴之厚、价值之珍贵,前所未有。新时期,如何重新使用这些古迹,赋予它们全新的意义是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焦点,如何将世界遗产“活化”更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个人认为,对于大运河文化,保护是第一步,开发利用才是最好的传承保护,而旅游也许是最好的利用方式之一,大运河旅游开发离不开文化的物态化、活态化和业态化。

一是漕运文化,从漕运之河到文化之河

漕运曾是中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主要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专办御用官用的绸、缎、纱、罗、布匹。宋人张方平说:“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大运河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内涵是漕运文化,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交通要道的漕运时代已经终结,但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之河的时代已然开启,闪烁出中国文明之光芒。

对于当时的漕运,有这样的描述:“南粮北运”孕育沿线繁华,百舸争流,老码头、老仓库,中国漕运文化的生动符号。湖广川黔等地的竹木浮江而下,入运河北上,到北京修宫殿,建宗庙。运河边的建筑,如会馆、河埠、码头、桥梁、船闸及漕运衙门等都是为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而建。开漕移师上将燃放“万头鞭”,数十档花会竞技,沿途商铺施茶献果,贾船掷银捐物,繁闹堪比京城各处庙会。

对于漕运文化的复原与活化,我们不妨重温一下《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元大都繁华盛景:什刹海、后海一带,包括积水潭,正是当年行船漕运的终点,千帆竞泊,热闹繁华。积水潭的码头不止一个,环绕积水潭两岸都可停泊,比较大的码头、最热闹的景象应集中在离鼓楼最近的银锭桥、烟袋斜街一带,最盛时,积水潭舳舻蔽水,盛况空前。当时的文人雅士汇集在积水潭边赏酒作文,食肆、勾栏等迅速发展起来。元代最著名的大都杂剧主要活跃在积水潭周围,一批著名杂剧家聚集于此。明代漕运使运河通州码头盛极一时。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以上景象是否可选择一个区域进行复原?如何复原?值得研究。

二是南水北调赋予新文化

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水北调,漕运变水运,赋予大运河新文化。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

这是大运河文化活化的重头戏,除了运河风光、风貌,最关键的就是沿河城乡千年沉淀形成的风俗、风情、风物和风味。大运河沿岸汇聚了茶艺文化、饮食文化、桑蚕丝绸文化、地方戏曲、民间曲艺,积淀了古典园林、藏书楼阁、桥梁古塔,沉淀了一批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单就劳动号子就有很多种。至于民间活动,从古至今,都有花轿迎亲、赛龙舟、做道场、祭祀神灵、赶庙会、看社戏等民俗活动,形成了运河沿岸地区特有的民风民情。可以这样说,运河边的老人、小孩、浣衣女、测字先生等都是运河边的一道活的风景线。

来源:旅思马记

作者:绿维牧青文创分院院长 马牧青

原题:北京大运河旅游,宜做好“大、运、活”三字文章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联系我们——专家咨询热线
绿皮书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生态城市具有哪些特征?
绿维创景认为生态城市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在城区的规划、设计、施工、[详情]
我国目前的生态城市规划有哪些问题?
虽然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已经席卷中国大地,但是中国对生态城市的有关概念、内[详情]
怎样实现艺术聚集区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艺术家创作是需要一个氛围的,大量游客的造访,会对此构成威胁,久而久之,会使艺术[详情]
怎样实现商业建筑的创新设计?
绿维创景认为,建筑是商业的基本空间载体,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建筑也蕴涵着一个[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旅游地产|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旅游招商|旅发网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或 15811113303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