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发展“四段论”看乡村振兴战略

2018-01-18 绿维文旅 标签:
未来的乡村将成为资本、技术、人才大量涌入的热地,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双轮驱动,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本文介绍了我国乡村发展的四段论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新态势。绿维文旅认为,了解城乡发展规律、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以新型城乡关系推进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是必然趋势!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士农工商”四民之一,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农村更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阶层流转、文化更替的源头。在传统乡村社会中,以农业为基础构成的社会资源城乡平衡流动结构,支撑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直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逐渐打破了我国城乡的传统结构。20世纪初,社会各界开始探索乡村建设的新路径。但随着抗战的爆发,乡村建设运动也随之终止。

进入现代社会,工业的规模化发展使得社会的发展模式与乡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发展需要新的动力机制。从2015年年末的统计来看,即使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仍有6亿农民,低生产率的农业生产状况没有根本解决,三农发展仍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梳理建国后乡村建设历程,探索新时期下乡村的发展机制与根源,对国家发展,乡村转型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01

我国乡村发展的四段论

1.“人民公社”式的乡村建设阶段(1949年-1977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定了从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的发展思路。在当时我国城市工业发展还不充分的背景下,国家将乡村的重要作用定位于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并确定了“以粮为纲”的发展目标。

为促进粮食增收,国家推行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再加上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活动,这一阶段乡村的水利设施、道路,以及乡村诊所、中小学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开始建设。但总体来看,粮食产量并没有大幅度的提升,而国家又实行统购统销,大量补贴工业和城市,由此,农村、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城乡二元结构深化。

2.市场化发展阶段(1978年~2001年)

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乡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策支持上,从1982年到1986年,国家连续五年下发三农一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体制上,乡村撤社建乡,实行行政村管理体制;经济上则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繁荣。

在农产品供求逐渐平衡的背景下,198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强调,“国家将以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粮棉集中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产业结构”,以农业生产为主体,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一阶段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

但在1998年以后,乡村的发展又到了艰难的时期。国家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上,长期没有发布三农一号文件,不仅没有对农业农村做太多投入,还以各种名义征收农业方面的税费,三农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共识。

这一阶段,农业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农业从业人口也呈递减态势,农业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正在减弱。

3.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年~2017年9月)

随着“三农”问题愈演愈烈,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乡村的城乡统筹建设正式拉开帷幕。此后,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发布了14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乡村建设的重点开始向解决“三农”问题转变。

2004年-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三农”主题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紧接着,2006年,农业税全部取消,我国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正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财政补贴农民的新时期。

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建设纳入国家建设的全局。城乡一体化是从公共财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来推进的乡村建设目标,主要解决在土地双轨制下,城乡差距日益加大的困境,以及乡村居民难以与城市居民一起获得平等的社会福利待遇等问题。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一时期,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撤村并点,农民进城成为市民也开始加速。随着政策的推进,部分乡村地区逐渐发展起来,但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乡村仍在贫困线上挣扎。在此背景下,政府多次强调扶贫攻坚的重要性,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广大的乡村地区成为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

这一阶段,政府不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出“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我国目前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

4.乡村振兴阶段(2017年10月~)

在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农村劳动力、人才不断流失,乡村文化日渐衰落的背景下,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乡村建设的重点从以往的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转变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培育,乡村活力的恢复,城与乡的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改变了以城市为主导,以乡村为附属的发展观念,它将从乡村自身探寻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

“2018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发展运营培训班”即将开班,十九大后首次权威解读,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02

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新态势

综上,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为中国乡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经过建国后近70余年的发展,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面,与以往相比大大不同。

首先,我国乡村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与动力。2016年增加值63671亿元,是2000年的4.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是2000年的5.4倍。另外,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与农业科技装备不断完善,科技观念与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变革,改变了城乡的空间距离、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以及增长动力。这两项技术的推进,明显缩短了资源与市场、资金、人才等资源聚集地之间的距离,为乡村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

第三,土地制度改革带来的破冰,促使城乡地位逐渐对等。长期以来,土地的不等价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顽疾。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三权分置等根本性改革的推进,将推动乡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逆城镇化现象的出现,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大城市病的凸显,回归田园的热潮涌现,新乡村生活也将成为人人向往的品质生活方式。

绿维文旅认为,未来的乡村将成为资本、技术、人才大量涌入的热地,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双轮驱动,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了解城乡发展规律、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以新型城乡关系推进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是必然趋势!

绿维文旅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院

绿维文旅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以一二三产融合规划设计为核心,包含乡村振兴顶层设计、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和申报、农旅融合项目规划设计、农业产业规划、农业项目设计和申报、农业资源平台运营、农旅全产业链整合的专业研究和规划设计机构,提供“产业规划、土地规划、乡村风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乡村环境治理、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乡村治理和行动计划”等系列规划设计产品,着重强调“三产融合、现代农业创新、现代农村建设、乡村工程”四大领域进行系统整合。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院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有效模式和抓手,为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提供范本,为农旅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提供全方位支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总目标。

图文来源:绿维文旅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院,绿维编辑整理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